2)第122章 南巡:福建篇(4)_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侵扰,一次就俘斩数十人。荷兰军入佛堂门(在今香港)时,新安县知县陶学修率领军民抵抗,打退荷军。

  虽然明军在沿海有着一系列小规模的防御战胜利,却一直没有对荷兰进行主动的反击。因为按照明朝的军制,每支部队驻防一定的地区,没有上谕不能跨区机动。而荷兰人的实力单凭单个地方的小股驻军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意昧着要动员一支足以击败荷兰人的野战部队必须得到远在北京的皇帝的批准。

  这也大大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8月起,荷兰殖民者开始强迫抓来的华人在澎湖兴建要塞,后来又在白砂、八罩附近兴建堡垒。这些堡垒多为每边56米的方型城堡,每堡安置火炮29门。红木埕要塞在上个月刚刚完工,1500名华人奴隶在这三个月中累死饿死了1300名,幸存的270名被送往巴达维亚做为给库恩总督的私人礼物,其中最终抵达的只有137名,其余均死于途中。

  作为回报,巴达维亚又派去了一批援军,15艘战舰和2000多名士兵。但由于路途遥远,现在他们才刚到吕宋。

  不过南、俞两人却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以为这将是一场包围战,时间站在自己的这里,然而事实上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明、荷谁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就要看双方的速度了。

  至于雷耶斯佐恩反复强调的不做“第二个韦麻朗”。原因也很简单:这并不是荷兰与大明第一次打交道,更并不是他们的第一次失败。

  由于荷兰缺乏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它不得不向大海讨生活。

  万历二十三年(1595),荷兰从葡萄牙人手中偷到了去亚洲的航路图,并派航队来到爪哇,尽管船队249人只有89人生还,但带回货物获得的400%的利润却让全国沸腾。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诞生。

  在亚洲,荷兰人首先试图攻击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在无法战胜的情况下又转攻澳门,这也是无功而返。

  (“和兰,又名红毛番。……(万历)二十九年驾大舰,携巨炮,直薄吕宋。吕宋人力拒之,则转薄香山澳。”)

  (澳门整个明代都属于中国的领土,葡萄牙人只有居住权,要向地方政府缴纳赴税,司法也要去明地方政府进行。澳门成为殖民地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1604年夏,荷兰东方舰队副总司令韦麻朗率两艘大型战舰来到中国海面,企图先占澳门,再占澎湖,途中遇到大风,漂流到澎湖岛。当时岛上本驻有防倭寇的明军“汛兵”,由于倭寇多在冬春季来犯,当时正值夏季,驻军已撤回大陆,所以荷兰人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澎湖,并升起了东印度联合公司的旗帜。

  他们的这种做法这结果是引来明朝的,沈有容将军与50艘海军战舰。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两艘战舰已经被五十艘明朝的战船团团包围时,明智地选择了撤退。

  1606年,荷军在马六甲海峡击败西葡联合舰队,掌握了远东除中海海域外所有的制海权。1619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总部迁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在之后的数年内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

  1622年,已经实力大涨的荷兰人决定卷土重来,巴达维亚总督库恩(

  Coen)派遣雷耶斯佐恩率领16艘荷战舰,4艘英国船,1524名士兵,准备打开中国的国门,一雪前耻。

  1622年7月11日,雷耶斯佐恩利用明军汛兵撤回大陆的空白期率舰队登陆澎湖。也就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时间回到现在:

  为了做持久战的准备,明军也在澎湖筑石城,双方对峙,相有胜负。不久,南居益亲至澎湖督师,指挥各处明军集结,一批批福建士兵不断地登陆,最终在11月31日,这个弹丸之地竟集结了超过一万名的明军和200条战船。

  就在这一天,朱由校终于到达了福建。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