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0章 书堂三联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讨论之后,刘浪决定带着王府军前往台府,杨继业让他联络巫虎,今后真要与倭寇一战,有巫虎和蛮族军在一旁压阵,就是对王府军的磨砺,而不是葬送王府军精锐。

  如今,王府军驻军的战力也提高很多,壁纸王府军精锐在荆蛮楚地时,都要强一些,完全可上战场的。这样是蛮族军对他们的刺激,使得这些军兵在平时的操练上,肯拼死地练,每个人的极限也在一次次的操练中提升。

  杨继业没有随军前往台府,而是留在杭城。台府虽说战况会比较复杂,倭寇当真龟缩起来,平倭军想啃下倭寇,也难以成功。但蛮族军在台府不过是助战,而不是主力战兵,巫虎会将精力主要放在台府那通倭寇的两大族。

  找到机会,将之灭掉,再发一笔横财,才是蛮族军进军台府的主要战略目标。将在台府的作战意图和目标确定,至少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中,蛮族军不会调整,杨继业自然放心那边的战事。

  果然,平倭军进入台府后,与倭寇处在对峙状态,台府的春耕工作,还是得到较大的推进。

  杨继业在杭城,主要精力放在知书堂这一块,就如同之前为了所说的。他在苏杭这边布局较多,投入巨大,但他不可能长期留在苏杭不走。很可能,过几年,他会返回京都的。

  朝堂近期有没有变化,杨继业也懒得去问。实际上,只要问问唐俊词,就能够了解到很多外人不可知的东西。但他还是很谨慎,没有丝毫好奇之举。

  右丞相府对于文朝,是非常具有争议而且敏感的存在,作为杨家幺儿,杨继业自然知道要怎么消除这些影响为好。老爸会不会复职,杨继业并不在意,但如果引发文朝官方体系的针对,那就太不合算。

  苏杭这边的商业和其他布局,杨继业都想斩断与右丞相府的关联,自然完全把自己作为一个游学举子身份,不提自身来历。

  原本的“四海商贸”转给知书堂,杨继业也不问刘裕这房产的来历。改装成教室、训练场的工程进展很快,效率高。杨继业想了想,在知书堂的门挥毫写了联。

  大门口,这副联比较长一些。

  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联放在知书堂大门外,表明了知书堂办学的宗旨,也是对外界最为直观的表达方式。

  对于文朝士林而言,这样的宣言确实有些叛宗离道之嫌,好在用古圣人的话,也能够解释的。就看出发点在哪里,站在上面立场看待问题。在苏杭,谁要给杨继业扣帽子,估计是很难做到的。

  整个苏杭,上下人等都受过杨继业的恩德,谁真要给杨继业找不爽快,不用知书堂亲自出手,会有人站出来压制下去。普通人如果真的谁对杨继业不利,绝对会有人跳出来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