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被贬南京_大明第一宠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正德登基以来,朝廷内外可谓是风波不断,弘治年间表面上看上去是风平浪静,实则留给正德的却是一个不太/安定的江山。

  且说蒙古鞑靼部落的首领小王子,趁着大明还处在国丧期,率军大举进犯明朝边境,在宣府附近连营二十几里,大肆抢劫杀掠。边关将领反应倒是还算及时,迅速组织抵抗,但却连连遭遇惨败。

  正是热血青年,平日里又好武事的正德听闻此讯心中怎能不急,这可好比重重一记耳光打在自己脸上一般,自土木堡之后,明军还从未遭遇过如此大败,他自己已经按耐不住摩拳擦掌想要去边关御驾亲征了。

  刘健等人断然是不会同意此举的,皇帝年纪尚轻,而且又是先皇唯一的儿子,这万一要是再来一次土木堡,这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玩的事。

  正德拗不过他们,只能耐下性子来继续在乾清宫里坐着,只是没想到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面的蒙古兵还未完全退去,南方又出了乱子。广西思恩府土官岑濬起兵造反,朝廷集结湖广各路数十万官军联合围剿,耗时一月有余才得以平息。

  刘瑾此时还不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正德一登基,便命他去掌管钟鼓司。

  钟鼓司说白了就是专门给皇帝找乐子的,这司中养了两百多名艺官,主要的差事还是演戏,相当于内廷的一个戏班子。

  可这区区一个戏班头子,如何能满足的了刘瑾的野心?钟鼓司掌印太监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官职上看似是同级,但所管的事可是天差地别,相当于从戏班头子一跃成为朝政的头儿。

  现在接任李荣掌管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是王岳,他与刘瑾其实算得上是同辈,但并没有卷入八虎之中,反而是跟那些朝臣走的挺近乎的。

  刘瑾想要取代王岳的位置,除了需要八虎团结一致,还需要前朝有人相帮才行,这前后夹击,就不信搞不掉他区区王岳老儿。

  可眼下这档子时机,最重要的是要先将皇上哄开心了,皇上这两天因为北边和南边的军务,着急的是茶饭不思,可那刘健老儿偏偏又火上浇油,非得逼着皇上检讨好逸贪玩的种种过失,皇上到底是一朝天子,成天被人逼着写检讨书,正德面子上如何能挂的住啊。

  夏云渚自正德登基之后,就被调遣为皇上的贴身侍卫,可自从张太后授意刘瑾之后,如今宫中风言风语渐起,说什么皇上尚未成婚,被身边佞臣所勾引,迷恋上了断袖之癖,皇上是先皇唯一的儿子,如果再不喜欢与女人亲近,那将来这偌大的王朝岂不是要绝后了……

  刘健自然也是听到了这风声的,便一再上书要皇上亲贤臣,远小人,可皇上对所有弹劾夏大人的折子一概不理,这种反常的举动,更是闹得人心惶惶。

  李东阳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可如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