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5章 重回赌坊_大周内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可否认,以前的政策很有效,在很多年里解决了大周朝的棘手问题。如今时过境迁,到了必须改一改的时候。

  好在公孙剑前面做好了准备,裁军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边关的军兵精筒到以前的半数左右。最要紧的,他们是招募的军人,服役够了可以回家,他们的家人都已经迁到内地。这样一来,相当于边关吃粮食的人只是以前的十之一二,运送粮草的任务不再那么繁重。

  去除长途运送粮草硬加进去的成本,300文的售价是不是可以降下来三四成?

  杜滨早已计算过,没问题的,而且还不止。

  如果大周朝的税率不变,食盐的售价完全可以比宋朝更低,也就是降低到50文以下。

  这时候,文震盂等人陆续进来,听到后发出感叹,从300文降到50文以下,这也太夸古了吧?

  公孙剑却觉得不夸古,在内地可能会价格稍高,但是在此处,在江南,在山东,因为临近大型盐场,运送食盐的成本很低,如果没有额外增加的部分,食盐价格真的高不了。

  公孙剑是经济学专业出身,他知道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随价值上下波动。

  如果食盐的真实价值在50文以下,那么价格定为300文就是蛮横无理。

  这中间存在250文的巨大利润空间,于是就会有人参与其中,私盐的存在合情合理,这与后世药品的昂贵情况类似。

  怎么让一种昂贵的药品没人用,那就是强行降低售价,只要把中间的利润空间挤压没了,立即没人推动这种药品的使用,哪怕它效果很好。

  食盐也是如此,如果百姓到处都能买到50文的盐,私盐只能比它便宜,私盐贩子就会少。等到没有利润了,私盐贩子就没了,海鳘帮这样的庞然大物将不复存在。

  这就是杜滨有信心说服公孙剑的原因,海鲨帮根本不用打,只要食盐的价格降下来,他们就会分崩离析。

  公孙剑冲杜滨竖起了大拇指,经济学的知识他无师自通,了不起。

  杜滨却说,皇帝是他的老师,凡是在《大周日报》上刊登的那些知识,还有故事,杜滨逐字逐句的认真看,这才有今天这样的思维。

  公孙剑很欣慰,他没答应去顺义大学授课,但是在报纸上偶尔分享经济学小故事,还是影响到一些人,比如杜滨。

  文震盂提出了不同意见,而且还很尖锐。他认为杜滨是在瞎胡闹,食盐价格降下来,朝廷税赋从哪出?毕竟,这是朝廷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内阁成员的质疑,杜滨很自信,言道:“宋代的食盐只卖50文,但盐税的收入占了政府财政的一半。我大周卖300文,吃盐的人比宋代多了一倍,微臣测算了一番,按照宋代的标准,大周朝每年的盐税应该接近1500万两。实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