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 官复原职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建议凡是懂军队的人都不敢说错,但光懂军队没用,想在禁军里做官还得懂点政治才成。

  新军本来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要不是战功太卓越,一个人也不会被保留。还想重整旗鼓、单独编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提出此建议者的出发点,难不成你还要为王诜留住东山再起的火种?

  既然你对王诜这么忠心,成吧,去幽州厢役里当个副指挥使。正好对当地熟悉,好好的修建寨堡吧。为大宋免除边患,不正是王诜一直强调的事儿嘛。

  同样都姓苏,待遇却完全不同,苏轼被同僚和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苏颂则被夸成了一朵花儿。这个主意出的太有水平了,对各方势力都没什么伤害,还帮皇帝解除了那么一点点忧虑。

  能把赵佣身边的人调开,是皇帝非常乐意见到的,最好就剩孤家寡人才好,这样就不会有人教孩子学坏了,也就别惦记什么皇位了,老老实实的当齐王吧。

  至于说高翠峰离开赵佣之后手里有了点权利,还会不会和齐王暗通曲款,赵颢觉得大可不必担心。

  一边是正值壮年的皇帝,另一边是个未成年的黄口小儿。即便有高太后护着,目前还是未来太子的最有力人选,可有点政治觉悟的人也知道该往那边站,高翠峰好像就很懂得取舍。

  “既然大人早有安排,那峰就应了这个差事,尽心尽力帮大人把工坊维持好。”得到了明确答复,高翠峰终于长舒一口气。

  回到工坊工作很符合他的口味,主要是干习惯了,也知道工坊到底有多大能力,并不觉得整日与工匠为伍有什么低人一等的。

  “我有个屁安排,没事儿不要瞎猜,臣不密则失身!”洪涛并不认为高翠峰是朝廷派来打探自己心思的叛徒,他没必要叛变。

  想改换门庭早就换了,当初在魏桥镇时引诱他变节的官职更大,何必非耗到现在。山川督查院也没有关于谁和高翠峰交往过密的报告,赵佣住在宫里难以监视,他可没这种待遇。

  “只是光下官一人去了魏桥镇也于事无补,炼钢之事还得大人出手相助。”高翠峰觉得是不该太放肆,有些事儿不该打听就别打听,确实容易惹祸,还是说点正事儿吧。

  “吉人自有天相,你只管去,回头我帮你烧柱香,佛祖定会知晓的。”

  以洪涛的脾气秉性,只要不能百分百确定一个人的可信度,就不会予人口实。高翠峰的要求很容易解决,写信通知胡家、武家,派过去几个目前没什么重要任务的大匠就够了。

  几个足矣,高翠峰只是去救火的,还不能人一到火就灭了,必须有个艰苦的救火过程,让朝廷看到他的努力才完美。

  渭桥镇和大名府工坊也没必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就不是高翠峰在管理了,而是自己搭钱搭人帮着朝廷经营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