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 大港梦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州位于中垩国中部平原东陲,此平原者,世界中最广大肥沃地区之一也,海州以此为海港,则刚好在北方大港与东方大港两大世界港之间,今已定为东西横贯中垩国中部大干线海兰铁路之终点……”

  由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在海州建设二等港的宏论,北伐成功后的民国二十二年,连云港口建设拉开了序幕,从民国二十四年,在连云港设市之后,便开始筹备建设连云港,以把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建设二等港的任务完成,而且要把连云市迅速地、有计划地建成“至少在经济和交通上,超过沿海以南的上海和以北的青岛的滨海大城市。”

  不过此时,连云港口尚未建成,地域经济很不发达,上海和香港的资本家也因时局不稳不敢来连云港买地皮,而按照这座城市雄心勃勃的规划,其将用“三十年”时间,使港口吞吐量达每年“四千五百余万吨”,城市居民“增至一百五十余万人。”要使“连云市成为一现代化都市,连云港成为一现代化海港。”,这是雄心,似乎也是壮志,尽管有着科学的规划,但是受限于财力的薄弱,民国二十五年的连云港,虽隐现城市雏形,尽管有着现代的城市规划,但却与现代化都市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过在过去的年余间,连云港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两座350米的码头以及长为600米的防波堤、泊船地及航路、发电厂、蓄水池、车站各一座,灯塔两座,先后投入使用,连云港工程竣工而另一方面,但是作为辅港的“远渔码头”这座由中垩国远洋渔业公司修建的由钢柱、木板制成的“远渔码头”,同样也投入使用,而对于这座刚刚兴建的城市而言,远渔公司的重要性,甚至不逊于陇海铁路。

  看着身边的韩彻,张振汉知道行政院之所以委任其为连云市长,除去北方公司在幕后推动之外,对行政院而言亦想借助北方公司的财力、物力以及技术,从而加快连云港的建设,而在城市建设、市政管理上,北方公司也有自己的独道之处,如果北方新区,虽不是城市,但其却早已公共为“中垩国最现代化都市”,也正因如此,行政院才会选择了这位北方公司高管出身的,从未有治政经验的韩彻作连云市的新任市长,虽已卸任,虽说对方宣称会遵从他的建设方案,但张振汉依然对韩彻来的建设方案充满了好奇之心,他想知道,这些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北方公司高管,会用什么办法,把这个在“青岛、上海挤迫下,发展受限”的城市,发展成为中垩国大港。

  “伯仑老弟,不知,你对这座城市的建设,有什么其它的想法?”

  “一港、一路、一城,无论是大连亦或是青岛都是遵循这一发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