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时代大门的敞开 求...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明棠并没有继续说下去,此时,他的心中想好很多,不过他终归是没有说出来,什么烈士墓地被推倒,什么烈士陵园被铲平,这一切绝不可能在这里发生,至少……在心里嘀咕着可,来他还是露出了一丝微笑。

  “仲民,最迟岁末,我们就有可能卷入战争。”

  沿着墓碑间的绿茵,管明棠一边走着,一边同李直民说着,偶尔的,他会弯腰捡拾着其中的些许枯叶以及杂草,在很多描述这座忠烈祠的文章中都会提到虽然这里是公墓,但它像公园那样美丽和宁静,而这却得益于军人的以及每年十万人次义工的维护。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用这些白色的墓碑上从来都是一尘不染,绿茵上异不见杂草丛生。

  “我知道!”

  其实中国卷进战争的时间点,与德日两国的军事进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但德国占领高加索,进攻伊郎,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意义极为重大,这场战争将是中国真正崛起的第一步!”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管明棠的神情显得很是严肃,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现在北方公司已经吸收了大量来自后世的技术,现在公司的机械技术水平相当于40年代末至50年代早中期水平,领先于世界近十年,而电子技术更领先于世界十五年,在绝大多数科技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或与欧美相当水平。

  来自后世的技术就像是营养液一般滋润着的刚刚起步的中国工业,但是这只是科技上与工业上的进步,在未来的几年间,公司仍然将遵循坚实基础、局部超越的理念吸引利用后世的技术,并通过引进欧美技术以及智力资源,将这座“科学堡垒”的基础筑实,科学技术没有坚实的基础,最终一切都将会是空中的楼阁,短暂的超越最终仍然被他国超越,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间,公司不断加大对基础领域的研究投资,其目的正是为了扎实科技基础。

  但科技总归是技术,科技确实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在另一方面,现在管明棠并不能仅仅只从科技领域去看待问题,他必须要去思考其他问题,比如在印度洋上的布局。

  “通过适当的谋略,我们在印度洋上获得了两块租借地,这两块租借地,其中之一位于印度洋中央,另一位则控制着印度洋与大西洋间的航线,且面积相当于两个台湾岛,可以进行充分的开发,从而作为海外利益的核心,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于印度洋上已经建立了一条利益线,基本上,在战后的格局之中,我们将会是印度洋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战后的地位……”

  稍作沉思,管明棠凝视着山上的忠烈祠。

  “战后的国家地位,并不仅仅只是通过这些布局来实现的,他更需要国家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