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靖难之师3_天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允文与方孝孺等人在自己寝殿相谈正欢,一个太监匆匆而入,向朱允文报道:“启禀万岁,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殿外求见。”

  朱允文眉头轻皱,吩咐道:“让他们外间候旨。”

  太监答应一声,躬身下去了。

  大约一个多时辰之后,朱允文来到外间,等在那里的黄子澄与齐泰跪下叩见,朱允文让他们平身赐座,黄子澄道:“万岁,您刚才……”

  朱允文道:“哦,朕刚才与方孝孺等人商议‘周官’法度的事。周制乃历朝中最完善的体制,一直为天下读书人所崇尚,可惜历朝来皆不能用,朕以为大明应该多加效法才对。二卿你们以为如何?”

  黄子澄与齐泰已经是心急如焚,那里顾得上什么‘周制’,可是现在是皇上在向他们请教,两人不敢表示出一丝的怠慢。黄子澄是朱允文的老师,说话便随便了许多,道:“周制是有许多应该学习的地方,不过为臣以为这些事可急可缓,最好是兼学兼用,慢慢图之,眼下就有比这些更为紧急的事情等待圣上裁决。”

  朱允文道:“两位爱卿是为北平的事情来的吧?”

  齐泰见到机会来了,忙道:“由北面快马传来的消息说,张信背叛朝廷投降朱棣,朱棣业已平定北平。现在张芮、谢贵、葛诚被杀,余和退守居庸关,马宣撤往蓟州,宋忠率兵三万退保怀来。”

  朱允文轻轻点头,道:“这些我都知道了。没想到张信会反叛朝廷,坏我大事,给我们添下不少麻烦,将来我不会饶他。”

  黄子澄有些尴尬地道:“万岁,朱棣打着先帝的旗号,以‘靖难’为由,在北平起兵了。”

  对到‘靖难’,黄子澄与齐泰很是难堪,因为朱棣‘靖难’的对象就是他们两人。

  朱允文却很平静,道:“区区两万之众,能成得什么气候?张信救得了朱棣一时,却救不得他一世,暂且让他多活几日就是。”

  黄子澄与齐泰从话里听出朱允文对北平起事的不以为然,内心很是忧虑,齐泰道:“万岁,有确切消息证实,已经消失一年多的孟飞龙在北平出现,随后又很神秘地失踪,很可能是在插手武林盟主的争夺。”

  朱允文咬着牙怒道:“他果然还是贼心不死。”

  黄子澄道:“万岁,孟飞龙与朱棣联合之后,不但是北平的军队人数会有所增长,其经济实力也会增强,这对我们平叛很是不利。燕兵素来善战,现在又得孟飞龙相助,如果我们不及早准备,恐怕不久河北将会尽失,一旦朱棣后方稳定,他就有机会继续坐大。”

  黄子澄的一番话极为恳切,不能不引起朱允文的重视,他想了一想,道:“朕当然不会置朱棣于不顾,只是现在有一事尚拿不定主意。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北平平叛二卿以为谁可担当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