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四七章 海天相接是归途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着实是很尴尬的情形,也非常棘手。

  张俊第一时间便意识到,这绝非巧合,而是天大的麻烦。

  王府护卫和官军保护之下,仍旧遭遇行刺,太不寻常。

  而且行刺太突兀,莫名其妙,倒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也许根本不是行刺,而是潜逃。

  一瞬间,念头通达之后,张俊惊出一身冷汗。

  赵构和秦桧临走之前,千叮万嘱,一定要看紧徐还的妻儿,此中利害他一清二楚。

  现如今,柔福帝姬母子不知所踪,该如何交代呢

  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的张俊不敢耽搁,立即飞速向扬州报讯,与此同时,再也顾不上表面的和睦体面,直接派人突袭了西湖边高阳王府。

  宋五娘和徐明珠还在

  然而,晚了一步,等张俊的人赶到时,早已人去屋空。

  王府里但凡亲近些的人都走了,只余下一些不知内情,看家护院的仆从宫娥。

  一番审问之后,才知晓一大早宋五娘带着徐明珠去游西湖,再也没有回来。

  接到回报,张俊失望不已,却也终于确信行刺的真相。

  肯定是徐还的安排,他故意制造意外,想要接走妻儿。

  哼,可不能让你这么容易得手,否则

  张俊很清楚,自己犯了大错,现在唯有尽力弥补,才能平息官家的怒火,否则等待自己的将会是龙颜大怒。

  而唯一的弥补方式就是抓到徐还的妻儿,事发不久,他们应该还没有逃出临安,起码没有逃出江南地界

  从钱塘江到长江,西到太湖,一时间所有的交通要道,水陆码头,出现了大量了兵丁,往来道路与运河上搜查的兵丁差役也不在少数。

  临安城里,附近州县乡村,到处都是兵丁在搜查。

  当然了,所用的名义是搜捕刺客,在赵构没有明确下诏之前,柔福帝姬仍旧是大宋长公主。

  官府贴出了告示,发现异常,必须立即上报,如若知情不报,或者窝藏隐匿,一经查处便是死罪。

  当整个江南鸡飞狗跳之后,张俊颓然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

  此时此刻,能做的只有等待,听天由命吧

  虽然江南已经成了一片铁桶,可谓是插翅难逃,但他总有种感觉,似乎疏漏了什么

  徐还做事向来滴水不漏,他既然在此时动手,岂能没有万全的准备

  张俊的直觉是对的,他确实疏漏了。

  或者说,方向压根就错了。

  水面上的行刺当然是一场闹剧,目的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对外有个说辞罢了。

  实际上,刺客登船主要目的是接走柔福帝姬目的,燃烧沉没的船只上不过是些许迷惑人的替死鬼罢了。

  当那些所谓的刺客乘坐小舟逃离时,柔福帝姬母子实际就在其上,很快便消失在江南密集的水网中。

  张俊认为,如果是徐还安排救人,最终的目的地必然是长安或者洛阳。

  那么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