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殿下何故造反?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说“保宁之战”的胜败还不足以动摇大局,那以满清和硕敬谨亲王,定远大将军“尼堪”为首的十万南征军,对于大西-永历复合政权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兵临城下,燃眉之急了!

  因为吴三桂,李国英等人之前真的被刘文秀凌厉的攻势给打怕了,而且一路上损兵折将,已经没有能力再次攻下被大西军收复的四川诸城。

  而且,就算“保宁之战”胜了,刘文秀大军也不可能立即北上汉中,亦或者是东出湖北荆州,以四川现存的人力物力,根本不足以支持三四万大军的行动。

  但是,此战若是胜了,便能牵制住相当一部分清军留守汉中,荆州等地,还能在休整之后,腾出兵力顺江而下,进攻湖北,这才是此战的意义。

  可是,能不能击退,甚至是直接重创那十万八旗南征军,切切实实就是此次战略进攻胜败的关键了!

  若是能击退这支清廷的主力大军,短时间内,清廷便会丧失战略进攻的能力,孙可望才有可能,也才有时间整合治理湖南,广西两地的土地,财税,兵源,扩大军队,为之后李定国收复广东,大军收复东南做准备。

  仅湖南一省的粮草供应能力,便是云贵川桂四省的总和还要多,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广东每年的财赋收入,更是广西一省的十倍。若是收复广东,不仅大西-永历复合政权的财政状况会大大改善,依靠广东发达的手工业,海外贸易,以及毗邻澳门的优势,大西军的装备也将大大改善。

  更不用说,相对于云贵川,湖南,广西,广东可都是人口大省,民间更是以宗族械斗闻名,这三省的兵源质量,不可谓不优。

  这些,才是支撑大西-永历复合政权以一隅之地,持续作战的根本,也只有攻取这三个省,大西军才有和全面动员起来的清廷,一较高下的基础。

  不然,就是耗,大西军也迟早会被清军耗死!

  “提督,孤决定了,明日一早,孤便启程,亲自去请李来亨出兵相助!”

  第二天中午,刚一回到秦王府,孙可望便立即对王尚礼宣布了那么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态度之强硬,语气之坚决,完完全全就是早有预谋。

  因为时间真的紧迫啊,要是不能及时赶到保宁,那两万将士的性命可就要没了。

  快马传军令?连心腹王复臣的劝谏都不听,刘文秀会听自己的军令?

  孙可望不敢赌,也不想赌。而且,他还想借此和刘文秀好好谈谈,争取这个义弟以及南府本部军官的支持呢!

  当然了,孙可望不像原本历史上那样,一直缩在后方,也并不意味着他要亲自指挥,玩什么微操,国主锦囊之类的把戏。

  只不过,军中的赏赐,战利品的分配,以及那些收买人心,放下身段拉拢士兵的把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